禁止加班后, 互联网打工人冲向洗浴中心...
前几天跟一个好大哥去水裹汤泉搓澡,坦诚相待进了池子才发现,澡堂飘的都是班味儿。
最近不是大厂都在严查加班?我怀疑牛马们被赶出办公室之后找到了“新牛棚”。
北上广的年轻人端着自助水果把这里当成了“24小时全包式办公舱”。
PPT与搓澡巾齐飞,代码共温泉水一色。有人边泡脚边开线上会议,有人在汗蒸房改甲方方案,班味儿浓度过高,连水蒸气都带着KPI的焦香。
“打工人永不为奴,除非包吃包住”——正在洗浴中心被验证为真理。
洗浴中心正在成为互联网新基建。真正的硅谷不在加州,而在水裹汤泉的汗蒸房里。
洗浴中心,真的是牛马的加班圣地。
越研究我越发现WeWorkd的头号劲敌就是水裹汤泉,强烈建议共享办公企业连夜收购澡堂子,建立新的商业壁垒:“牛棚经济学”。
中国人为什么没有自己的乔布斯?
因为中国人大部分没有车库,车库都没有怎么车库创业?
但是我们有全世界最伟大,最壮观,最好吃的澡堂子。
中国的乔布斯,说不定就会在“曲水兰亭”蒸腾的水汽中披着澡巾轰然诞生。
中国互联网的终极形态:代码泡发了,方案蒸透了,打工人腌入味了。
什么是互联网泡沫?
这就是。
年轻人嘴上喊着“逃离996”,身体却诚实地把加班战场从格子间搬到了汤池边。
那些什么创投3W咖啡致命伤是什么?
座位小如牢笼,三杯咖啡干下去一天加班费没了,插座比老板的心还难撬。而洗浴中心完美解决了这些痛点:
空间自由:人均100+元,买断数百平空间+无限续杯水果饮料,比共享办公省下80%成本。
设施齐全:插座管够、WiFi满格、懒人沙发成堆,甚至电竞区高性能电脑直接跑大模型,大厅直接当会议室,连茶水费都省了。
这哪里是澡堂?分明是当代互联网产业的“新基建”。
门票钱花得肉疼?正好逼出极限生产力——“必须干完活再享受,否则血亏!
最主要的,在这里办公都是坦诚相待,有助于快速拉近同事关系,赤诚相见时,同事变“战友”,甲方变“闺蜜”,签单成功率暴增200%。
裁员的时候还不用担心对方有录音笔。
N+1直接在泡池里谈好,工作不留痕,公关费又省一笔。
水裹汤泉动不动就搞活动“榴莲自由+车厘子不限量”这不比互联网公司投喂的免费水果上档次?
下沉市场狂打性价比牌,12小时办公套餐+过夜服务,价格还不到酒店一半。
本质上,这是用洗浴的钱买了五星级酒店的行政酒廊体验。
MacBook配椰子水,把“慢活办公”演成行为艺术。
在洗浴中心,打工人的状态是“薛定谔的卷”——表面上对着电脑疯狂输出,实则随时切换泡汤、吃自助、汗蒸模式。
工作五分钟,躺平两小时,KPI和车厘子自由两手抓,堪称时间管理大师。
左手撸串,右手改稿,脚下泡着温泉,头顶飘着方案,这才是数字游民の终极形态。
42℃水温促进多巴胺分泌,策划案创意浓度比会议室高出47%。
一边写周报一边蒸桑拿,用“我在享受”的幻觉对冲加班的痛苦。
真正的战士从不抱怨环境,他们只会把温泉变成代码的温床。
只要心中有沙,哪里都是马尔代夫!
在澡堂加班的人,像极了在ICU里蹦迪。
这是一种生活态度。
洗浴中心成为打工人圣地,这是一场东北文艺复兴对互联网996的降维打击。
谁说中国没有自己的硅谷?
只要有烟雾升腾的地方,就有马斯克的灵魂在飘扬。
什么叫产业升级?
过去东北老铁用澡堂子承接南方游客“南泥北运”,如今他们用同一批澡堂子承接全国科技产业的升级。
成了!
哈尔滨搓澡大爷可能不知道,他们正在用祖传手艺解构互联网黑话,碰撞出全新亚文化:
“对齐颗粒度”=师傅对陈年角质层转化成泥儿的精准打击;
“赋能抓手”=搓澡巾的学术化表达;
“闭环”=搓完正面搓背面;
这就是传统和现代的碰撞,旧产业与新势力的完美融合,洗浴中心正在重构生产关系。
多么完美的融资故事。
真正的颠覆式创新,往往诞生在互联网巨头们看不上的地方。
当在BAT嘲笑东北大爷不懂互联网时,他们早已用手中的搓澡巾重构了生产关系。
强烈建议水裹汤泉+曲水兰亭推出办公隔间套餐,标配升降办公桌、人体工学椅、机械键盘,VR会议系统,明年就可以用“互联网新基建”的概念直接纳斯达克敲钟。
这是赛博时代打工人的终极浪漫:用资本的温水,煮自己的青蛙。
我这个商业鬼才给的天才建议,我劝你们不要不识好歹。
我是韭菜保安牛顿,关注我,让天下没有好割的韭菜,散会。